山川云数据(河南)有限公司欢迎您!

微整形+微商=高危?

作者:创始人 日期:2020-06-12 人气:2591

  近年来,“微整形”倍受爱美人士的青睐,肉毒素、玻尿酸、美白针等常用美容药品市场需求很大,利润空间巨大,但火爆的市场需求下也暗生隐患。

  2015年以来,无锡市检察机关办理的销售注射用肉毒素、玻尿酸、美白针等微整形美容产品类假药案件,从2014年的3起,激增至27起,其中仅滨湖检察院即办理5件8人,折射出微整形行业乱象丛生,亟需引起高度重视。

  滨湖检察院办案检察官于文静指出,当前微整形行业存在主体无资质、药品无批号、价格无监管等现象,极为混乱。根据《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美容医疗机构和设置医疗美容科的医疗机构,均需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方可开展医疗美容活动。

  事实上,我国销售微整形产品的机构,多是不具备资质的美容院和黑诊所,而在这些美容机构里提供注射服务的工作人员,绝大部分没有经历过专业培训,属于无医疗资质的人员。同时,注射所使用的肉毒素、玻尿酸、美白针等美容药品,进货渠道不规范,没有统一的定价标准、没有正规外包装、没有中文字样和国家药监部门的批准文号,属假药范畴,给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带来了严重危害。

  信息时代,此类案件的多发还“得益”于“微商”,即微信平台等网络商圈。该类案件和互联网联系紧密,销售假药的上下线之间通过微信、陌陌等通讯软件完成要约与承诺、通过支付宝等支付方式付款、通过快递交货即可完成假药的交易。犯罪分子不仅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在实体店完成销售,还通过微信、QQ等互联网交友软件寻找潜在的消费者。

  滨湖检察院办理的5起案件,无一例外地与“微信”密切相关,犯罪分子通过微信发布微整形药品信息,进行广告宣传,广大消费者轻信而上当受骗。如陈某某销售假药一案中,陈某某通过微信找到假药货源,通过微信朋友圈发布相关销售信息,随即有人通过微信向其购买假药,在通过支付宝完成支付后,陈某某在实体店对被害人进行药物注射,被害人后又介绍他人直接在实体店内向陈某某购买假药。

  滨湖区检察院公诉科负责人胡颖分析,此类案件频发主要有4方面原因。市场需求量大,迎合了女性消费者的心理。利润诱惑力大,犯罪分子不惜铤而走险。市场监管不严,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媒体虚假宣传,过分夸大微整形的效果。

  滨湖检察院副检察长丁宏伟建议,要加强市场监管力度,卫生监管部门、通信部门和互联网监管部门应齐抓共管,对违法违规的内容及时叫停,对违规经营者严惩重罚。加强舆论引导,通过媒体披露、司法机关送法进社区、进高校等形式,宣传微整形美容产品类假药典型案例,引导大众合理消费。

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

00

快捷导航

网络建设公司 直销人员管理软件 商城直销软件开发 郑州做app公司 b2b2c商城系统 网站直销软件 网络宣传与推广 郑州网络建设 在网络上做市场推广 分销平台费用 网络营销就 网络营销操作方法 网络营销推广注册 信息流营销方案 软件开发热门技术 企业网络营销计划 商城分销加盟 专业seo服务公司 罗湖网络推广公司 市场营销策划 网络营销哪好 网络营销的推广手段是什么 直销软件开发制作方法 网络推广营销怎么做 软件开发发展趋势 安卓软件开发难学吗 网络营销新媒体 最新网络营销案例 直销软件定制 化妆品网络营销方案